网站进行了升级,有所变化,请使用 搜索 查找更多内容

撤转并关城市广播频率的消息,可能并不是最坏的消息!

秋妍信息科技 2019-07-09 09:04:05 316 0

来源丨福小亮(ID:fxlzmt)

转眼2019年已经过半,但是媒体行业的变革仍在进行中。广电业界面临的思考题还有很多。

比如广电和报业要不要合并?5G来了传统广播电视怎么应对?单位收入下降要不要回归体制?产业化与传统广电业务越来越远,要不要进一步市场化等等。

从2019年上半年广电业界变局来看,未来涉及广播、尤其是城市广播的变局可能很“刺激”:

1、受5G等新技术影响,广播频率关停不会是零星事件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一轮媒体格局的变化,主要是来自于新技术对传统媒体的影响。新技术从应用到融合,对于广播整体运作都提出了新要求。

比如,复合型人才,只要是一级媒体就求才若渴。可是,对于一些发展不是特别好地区的广播电视台,不要说财政是否有财力支撑媒体的新一轮技术升级,就是连复合型人才的人力成本恐怕都捉襟见肘。

中部某城市一个当地比较发达的县,广播已关了好几年。如今仍在犹豫要不要再开播。东南某地级市的台领导认为频率太多,不再是资源,可能是负担。

2、车联网技术让传统交通广播下滑不可避免

路况曾经是交通广播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王牌。在新技术条件下,路况不再是稀缺资源。百度、高德等导航的路况信息及时性,精准度,贴心服务度越来越高。对此,传统交通广播必须正视,否则下滑不可避免。

尤其是车联网技术的越发成熟。5G时代,在人工智慧,AR、VR、大数据,云计算的支撑下,以及受众对于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下,在车里听广播的人只会越来越少。曾经让广播焕发第二春的客观条件,正在逐步丧失。

以车为媒的车上广播何去何从?是时候考虑考虑了。

3、不同地区之间的广播代差越来越明显

和经济发展规模类似,东部西部,南方北方存在很多差异,这里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原因,也是区域特色等多重因素。不同地区之间的广播代差将越来越明显。

比如说,东南部的广播已开始媒体融合,开始布局新形态下广播内容宣传和渠道经营等领域的新场景。而西部北部一些地方的广播,还在用传统方式存在,而且一些广播过得还不错。

从现实上来说,如果东西部,或者南北方的经济差距没有变化的话,那么这种广播代差会长期存在。

4、弱势广播媒体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

中央台全国布局交通广播网络,一些省台广播频率在地市收听率持续保持前三,这就是当前城市广播面临的同业竞争情况。不要说区县级广播媒体了,就算是地市级,也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机。

比如,南方某省的省会城市台广播整体营收水平,几乎相当于省台广播整体营收的五分之一。而省台也就五个频率。

另外,中部某省的一些县台不具备节目制作能力,除转播台外,就算是正式获批的广播频率,也用来转播中央省市台的节目,自己制作节目也就是一二十分钟的当地新闻。基本可以预见,这样的县级广播频率在媒体变革中必然是被改革的对象之一。

5、强势广播发展与体制机制之间的冲突持续加剧

对于发展较弱的媒体来说,回归体制供养是不错的战略选择。而对于强势的广播媒体而言,现行体制机制的枷锁感十分强烈。

比如一些广播媒体以频率为竞争主体,可是如果频率不是法人单位就无法实现责权利统一。再比如一些公司化的广播媒体,企业属性如何界定,投融资方面如何推进,复杂的问题也是一箩筐。

再比如,非企业类广播媒体,一些没有编制身份的年轻骨干,科、处等级别限制他们的发展。给他们机会吧,不符合规定,不给吧,就算人才没有流失,也没法提供人才发挥的舞台,造成人才浪费。

未来广播的挑战还远远不只这些。以上是与一位广播同仁聊天时的主要观点,其中难免存在有失偏颇之处欢迎指正。有关对策有空陆续发布观点与大家讨论。

×

扫码登录网站